伊丽莎白·古吉(Elizabeth Goudge)小传(一)

在世纪之交,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了一套80本的“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”。这套选本里既有我们熟悉的、早已引进大陆的“吹牛大王”、“秘密花园”等作品,也有很多那时不那么熟悉的:陌生作家的陌生作品,像是特里·普拉切特的《帽子里的天空》、伊丽莎白·古吉的《古堡里的月亮公主》;熟悉作家的陌生作品,比如大名鼎鼎的“绿野仙踪”作者弗兰克·鲍姆的《魔法岛》;又或是陌生作家的熟悉作品,像《海蒂》,因为动画改编的流行,许多人都知道作品的名字,却少有人了解它的作者是瑞士作家约翰娜·斯皮里。选本的题材非常多样,魔幻的、冒险的、经典的,具备能挑起孩子阅读兴致的一切要素,外面又覆以粉、红、蓝等花花绿绿的封皮,这在当时是非常吸引小朋友的的。

在这套书里,英国作家伊丽莎白·古吉的《古堡里的月亮公主》尤其引人注目,一方面作品本身情节动人、描写细致,但更主要的是它被冠以“J·K·罗琳最喜爱的小说”的名头,吸引了大批“哈利波特”的拥趸,在七年间再版七八次之多。不过,它也并不只在大陆出版,在2002年,台湾时报文化就以《小白马》(The Little White Horse)的原名引进了这本小说,把作者译为依丽莎白·顾姬。可是不管你在各大网站上搜“伊丽莎白·古吉”还是“依丽莎白·顾姬”,都只能检索到这本《古堡里的月亮公主》(《小白马》),关于作者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。那么这位古吉女士是什么来头呢?


1900年4月24日,一个小女孩在威尔士萨默塞特郡的一个小镇里出生了,这就是日后著名的浪漫小说家、儿童文学作家伊丽莎白·古吉。她的父亲,古吉牧师和她母亲艾达·可莱特在海峡群岛相识,不久便自由恋爱结婚。夫妇二人把这个小婴儿视若掌上明珠,并为她取名为伊丽莎白·德·比彻姆·古吉。

古吉的童年在威尔士度过,那时的威尔士还是一个荒凉、未开化的地方:这里山丘环绕、孤立隔绝,与外界仅靠一条铁路联系;人们仍旧骑马出行、驾马车出游。虽然威尔士这地方十分萧索,古吉牧师还是想办法让一家人住的舒舒服服。他把家人安置在一座美丽的房子里,还雇佣了三个女仆、一个保姆和一个园丁来料理一切。小伊丽莎白的教育由家庭教师拉文顿小姐负责,这位教师成为日后古吉作品里的人物原型。一切都十分美满,可惜的是,古吉的妈妈艾达因为怀孕期间的一次脚踏车事故,被检查出来尾椎错位。不仅如此,她还患有严重的鼻窦炎,虽然到伦敦进行了手术,但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。

小伊丽莎白还常常到海峡群岛去拜访她的外祖父母。海峡群岛是位于英吉利海峡中央的一系列岛屿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,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英法两国数次争夺,二战期间又为德国占领。海峡群岛气候温暖湿润,洁白的沙滩、葱郁的绿树,一派迥异于本岛的海岛风情,除此之外,她的外祖父母和本家亲戚又为她讲了许多海岛的密藏传说。这些独特的记忆在小伊丽莎白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,也成为她多部作品的灵感来源,她的第一部小说Island Magic就把舞台架设在了海峡群岛。

伊丽莎白长到11岁时,她的父亲转到伊利大教堂担任牧师兼任教神学院,于是举家搬迁到伊利居住。与威尔士的低湿不同的是,伊利坐落于开阔的山丘上,四周沼泽环抱、垂柳飘飘。伊丽莎白在这里读了很多书,安德鲁·朗格的精怪鬼魅、简奥斯汀的浪漫优雅、狄更斯的世情风俗无一不览。在伊利,古吉的父亲还带她去探访下层人的生活,而伊丽莎白常常被他们住所的肮脏和拥挤吓到。后来她把这描述为“伊利美景上的补丁,妨害一切美好事物的邪恶”。

一战发生时,伊丽莎白也到了上学念书的年纪,父母把她送往汉普郡的一所寄宿学校。在寄宿学校里,伊丽莎白学习音乐、神学,还被教导敬爱上帝。学校想把女学生们培养成富家大宅的女主人和朝堂上的贵妇,但这种不切实际的教育却让伊丽莎白十分厌倦。所幸她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帮她打开英国文学大门的老师,还游览了附近的新森林和海边湿地。

参考链接http://elizabethgoudge.org/a_short_biography_of_elizabeth_g.htm

(未完待续)

 

发布者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